DNS(域名解析系统):
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,命名系统采用层次的逻辑结构,像一颗倒置的树,这个逻辑的树形结构称为域名空间。树的最大深度不超过127层,树中每个节点最长可以存储63个字符。
根域:‘.’
顶级域:
1.组织域
2.地址域
3.反向域,名字为in-addr.arpa,用于将IP地址映射到名字
区(Zone),资源记录(NS):
区是DNS名称空间的一部分,其包含了一组存储在DNS服务器上的资源记录。使用区的概念,DNS服务器回答关于自己区中主机的查询,每个区都有自己的授权服务器。划分区域之后区域间会构成父子关系,父区域和子区域之间的边界称之为区域切割。
主域名服务器与辅助域名服务器:
辅助域名服务器启动时,它会与主域名服务器定期通信,查看NS,若改变则进行数据更新传输。每个区必须有主服务器,至少要有一台辅助服务器。
辅助服务器的优点:1.容错能力。2.减少广域链路的通信量。3.减轻主服务器的负载。
DNS缓存:
DNS服务器在解析客户机请求时,如果本地没有该DNS信息,则会询问其他DNS服务器,当其他域名服务器返回查询结果时,该DNS服务器会将结果记录在本地的缓存中,成为DNS缓存。下一次客户机提交相同请求时,DNS服务器能够直接使用缓存中的DNS信息进行解析。
域名解析过程:
两种查询方式
递归查询:一次沟通完。在该模式下DNS服务器接收到客户机请求,必须使用一个准确的查询结果回复客户机。如果DNS服务器本地没有存储查询DNS信息,那么该服务器会询问其他服务器,并将返回的查询结果提交给客户机。
迭代查询:在客户机发送查询请求时,DNS服务器并不直接回复查询结果,而是告诉客户机另一台DNS服务器地址,客户机再向这台DNS服务器提交请求,依次循环直到返回查询的结果为止。
一般情况下,从PC客户端到本地DNS服务器是属于递归查询。而DNS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查询就是迭代查询。
正向解析与反向解析
正向解析是指域名到IP地址的解析过程。
反向解析是从IP地址到域名的解析过程。反向解析的作用为服务器的身份验证。
DNS报文中问题区的查询类型